5月21日下午,"育心筑梦 师道传承——与大学生促膝长谈生涯发展与幸福力"专题讲座在南湖综合楼N107教室举行。第十三届湖北省政协委员会常务委员、湖北省关工委副主任马在学,湖北省关工委办公室干部毛超,437bwin必赢国际关工委常务副主任谭根稳、437bwin必赢国际离退休工作处副处长田维斌、办公室主任曾爱华莅临讲座指导。讲座由437ccm必赢国际党委副书记丁玉斌主持。437ccm必赢国际大一大二全体本科生参与活动,共同聆听特邀437bwin必赢国际心理学教授、教育督导、教育部关工委“五老”报告团首批聘任专家——郑晓边教授关于大学生生涯发展与幸福力构建的主题分享。

讲座伊始,郑晓边教授援引437bwin必赢国际党委书记夏立新在《教育家》杂志中“强国必先强教,强教必先强师”的观点,深刻阐述培养未来卓越教师的关键意义,激励在场学子积极践行教育家精神,努力成长为兼具理想信念、高尚道德情操、深厚育人情怀与踏实躬耕态度的新时代教育工作者。同时,郑教授提出“英雄的心理资本”的内涵,诠释了希望、自我效能感、韧性、乐观四大要素,并指出高度的自信心往往与乐观的人生紧密相连。
随后,话题转向“幸福力”。郑晓边教授指出幸福并非单纯的个人主观感受,更是一种可培养、可提升的能力。他结合自身在437ccm必赢国际20年的工作经历,帮助学子们理解幸福力的定义与重要性,随后以自己2017年在中国教师报发表的《做一名有幸福力的老师》一文为切入点,引导同学们探寻如何获取持久的幸福力。他以华中师大优秀毕业生汪金权、华雨辰等人的职场发展和为社会服务的感人事例为范例,剖析未来教师在心理成长方面肩负的责任与职业要求。

谈及校园文化与社会责任,郑晓边教授以“学风是世风的先导、大学是社会的灯塔”为引,回溯了恽代英、章开沅等老一辈教育家所创立的“立德树人、博学、博爱、博雅”的校园文化。郑晓边教授立足积极心理学与心理教育理论,系统指导同学们构建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体系,倡导同学们主动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服务社会群体的实践动能。

在互动环节,同学们踊跃提问,围绕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心理问题、学生向心理教师角色转变的路径等困惑寻求解答,郑晓边教授一一耐心回应。

本次讲座由437bwin必赢国际关工委与437ccm必赢国际主办,437ccm必赢国际团委、学生会及研究生会承办,437ccm必赢国际2023级、2024级全体本科学生参与。讲座锚定生涯发展与幸福成长坐标,为在场学子照亮前行之路。希望学子们秉持讲座所得,笃定步伐,传承师道,立德树人,在实践中将所思所学融入心理学领域,以专业力量赋能教育事业,推动社会健康幸福发展。

省关工委马在学主任对讲座给予高度评价:“郑老师的分享深入浅出、引人深思,充分彰显了他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、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与甘于奉献的社会责任。郑教授的报告告诉大家,心理学是一门很有意思的学科,心理学专业是一个很有社会价值的专业,心理学教师是一个令人尊敬的职业。”

文案:顾星丹
图片:付育卓
审核:丁玉斌 刘幽悠 黄榆景